2022-5-16 16:47:14 来源:和顺县委组织部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,进一步整合党建资源,壮大集体经济,促进乡村治理,和顺县以联合党委为核心,以精准结对为前提,以试点先行为抓手,以互惠共赢为目标,立足“133”模式推深推实村企联建,突破产业发展瓶颈,筑牢乡村振兴基石。
(一)创设“一个联合体”,撬动“金融助村”杠杆。创新组织设置,打造“一个联合体”即:采取“就近就便就亲”“三就”工作法,择优党建工作硬、发展规模大、经济效益好的企业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结对帮扶村,成立联合党组织,实现抱团发展、整体提升。坚持典型引路,以上虎峪沟为试点展开,上虎峪沟所涉10个易地搬迁村党支部与地厚建安集团党总支,成立联合党委,制定《党建引领村企共建 合力助推乡村振兴“双千三增”项目的实施方案》,以“双千三增”项目为主导,引入资金“活水”,有效破解资源单一、造血不足的困局,避免压价竞争、同质投入等问题,实现从“单兵作战”向“组合发力”转变。
(二)建立“三种新模式”,打造“结对联建”样板。健全村企联建“三联三促”机制,锚定关键点、找准结合点,靶向发力,一抓到底,推动企业、村集体、农民三方共赢。一是组织联动促合力。实行“双重身份”“双重活动”机制,推动党员共上党课、共过组织生活,组织一批企业党员到村开展志愿服务,提升结对村企党建工作水平;组织村“两委”主干和企业党组织书记轮训,依托实训基地开展实用技术、农业技能培训,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;支持企业在村开展“订单式”培训,为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。二是产业联谋促发展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组织农业农村局、乡村振兴局、义兴镇党委等部门,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,指导完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规划路径;围绕主导产业,邀请科研院所专家成立“顾问团”,助力产业做精做大。三是项目联推促共赢。大力实施“双千三增”工程,投入1370万元,其中地厚建安集团赞助支持1300万,种植大户卢永胜自筹70万,建设高标准农田一千亩,为村集体配置旋耕机、播种机等生产物资,实现村民增地、增产,村集体经济增收。
(三)发挥“三大强效应”,释放“集成赋能”红利。充分发挥联合、带富、和谐“三大效应”,攥指成拳、合力致远,一盘棋推进乡村振兴。一是发挥“联合”效应,增强组织优势。充分发挥联合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,凝聚党建共建合力,增强党员服务意识,推动共建村企党务、业务水平双提高,实现党建高质量发展、产业高质量发展。二是发挥“带富”效应,助推乡村振兴。项目实施后,义兴镇上虎峪沟耕地亩产可由原来150公斤提升至700公斤,年增产粮食60万公斤;村民亩产收入可由原来不足400元增至1300元,解决就业300余人次,年户均增收1000元;可将新增400亩高标准农田划归村集体所有,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;修筑护地坝4200米,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,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。三是发挥“融合”效应,提升治理效能。注重发挥联合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,践行企业责任担当,合理调配、科学统筹,让区域内的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,使联建村企在“同一屋檐下”结成“一家人”,拧成“一股绳”,同向发力,精准有效打通生产发展难、纠纷调处难等基层治理堵点。